凌川科技获选国家级典型案例|入选“2024年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名单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4年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名单”,现已公示完毕。在众多优秀案例中,凌川科技的 “SL200智能视频处理芯片助力互联网平台降本增效” 案例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4年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
智能视频垂类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明显领先优势的领域,不仅涌现了快手、小红书等大型商业应用,也孕育了像“可灵”等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大模型技术。然而,智能视频领域依然面临地缘政治挑战、国际商业巨头竞争以及算法创新与算力供给瓶颈等问题。凌川科技长期深耕智能视频领域,SL200芯片专为AI2.0时代打造,凭借卓越的性能和精准的技术优化,构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为中国在智能视频领域持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这次案例选拔中,凌川科技的 “SL200智能视频处理芯片助力互联网平台降本增效” 案例成功入选,成为了全国范围内典型案例之一。这一成就背后,是凌川科技多年来在智能视频领域持续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的成果。SL200对高清视频生产、分发、计算全链路进行深度优化,达到了业界领先的画面清晰度与播放流畅度,并具备超高的视频处理密度,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技术优势,为互联网平台面临的降本增效难题提供了绝佳的解决方案。
「创新编转码方案,引领互联网降本增效新路径」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消费趋势快速发展,尤其是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视频内容的生成、分发、消费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现目前内容、社交视频化趋势已成主流形态,用户对更清晰、更流畅的视频观看体验需求不断提升,而平台则面临成本控制与效率优化的双重挑战。针对消费者体验和视频平台成本之间的矛盾,凌川科技SL200智能视频处理芯片巧妙地解决了两者间的诉求。
凌川科技SL200芯片已在某大型互联网客户数据中心成功部署,形成SL200-GPU超级集群,覆盖短视频、长视频、直播(电商、秀场、本地生活等)、实时互动数十个场景。每日视频上传千万级,全年直播场次14亿+,服务7亿短视频用户,覆盖99.7%短视频智能直播。该客户通过部署数万颗SL200,在转码机器成本和传输带宽(CDN)成本上获得了极为显著的降本收益,SL200具有高质量、高密度特性,相同画质比x265 medium节省30%码率,一机8卡单机支持500路以上1080P高清转码,帮助客户大盘带宽有效节省20%,直播转码设备减少95%。 通过在视频场景中数万颗芯片部署运行实践,为客户提升视频画质的同时节省带宽和存储成本,同时凌川科技也积累了大量平衡用户体验和平台花费成本的实战经验。
「赋能广电行业编转码,推动超高清升级新未来」
除在互联网客户处展现出降本增效的优异表现外,SL200还赋能了广电行业的业务场景。凌川科技同国内广电行业TOP级企业客户进行合作,帮助广电行业客户实现降本增效。广电行业逐步向4K、8K超高清内容过渡,对高效编转码方案的需求愈发迫切,同时需要能够支持多种编解码标准(如H.264、H.265、AVS)和多种分辨率(如4K、8K、1080P等)。传统业务方案多采用CPU软编转码,存在单机转码密度低、扩容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针对广电行业在传统编转码方案遇到的业务痛点,SL200芯片对4K/8K超高清视频进行了深度优化,支持H.264、H.265、AVS等主流编码标准,具备一进多出(8K/4K/1080P/720P)功能。卡片还内置AI引擎,可运用AI功能实现画质增强。基于SL200高编码密度、高编码质量、AI智能化处理等核心能力,显著提升了广电行业的技术能力。实现灵活拓展单机编码性能,SL200可直接插在原有服务器扩容编码性能,无需新增服务器,从而节约硬件服务器成本。较原有传统方案单机密度显著提升,单机4k50fps转码路数从1路提升至4路,8k30fps转码路数从1路提升至2路。同时编码全程在SL200 上进行,CPU占有率大幅降低。有效缓解了广电行业在转码场景中的核心痛点,降低了硬件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
「专注提升编转码技术实力,展望超高清未来新蓝图」
凌川科技核心团队成员平均15年芯片设计、软件算法、Infra全套经验,10+款主导流片并量产芯片经验。SL200的H.264/H.265编码IP和图像处理关键算法均为自主研发,确保技术的领先性与可控性。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凌川科技为企业提供高效、高质的智能视频编转码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降本增效的核心目标。
本次入选“2024年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名单,不仅是对凌川科技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在智能视频领域长期深耕的肯定。未来,凌川科技将继续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提升智能芯片核心技术,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助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凌川科技将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为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更多力量。